时间:2025-09-05 11:11:45
来源: 成都日报
阅读:0
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9月3日,《成都市做优“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服务品牌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政策》(下称《若干政策》)正式发布。记者注意到,《若干政策》涵盖22个改革领域共70条举措,从企业办事的便捷性、经营的持续性、发展的公平性、成本的可控性和开放的便利性出发,持续推动“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提质增效,做优“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品牌。
企业办事更便捷
惠企政策一码查询、一键申报
《若干政策》聚焦提效率强服务,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让企业办事更便捷。
在提升审批服务效率方面,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动国家、省重点事项清单落地见效,鼓励各区(市)县推出特色“一件事”。打通企业证照、上规入库、税收社保等各类涉企数据,形成“免填报”事项清单。分级确定重点项目“用地保姆”,对市级以上重点项目用地报批“随到随审”,符合有关要求的审查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个工作日。
提升园区服务效率方面,推动市级管理权限依法依规有序下放,通过直接下放、委托行使、驻点服务等方式向园区赋能,“一园一策”形成产业园区赋权(支持)事项清单。
提升政策服务效率方面,精简申报材料,优化审批流程,简化专家评审举措,新出台政策事项免申即享率原则上不低于30%,实现惠企资金直达快享。优化完善成都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功能,强化政策集成发布、宣传推广,提升有效触达率,实现惠企政策一码查询、一键申报。通过惠企政策服务,持续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
企业经营更安心
建立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
《若干政策》聚焦强支持不打扰,进一步优化法治环境,让企业经营更安心。
在执法检查方面,建立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推行涉企行政执法“一码检查”,实现执法检查信息“码上查”、检查过程“掌上看”、检查结果“一码知”。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
在权益保护方面,整治涉企违规收费、“小过重罚”,同时打击散布虚假信息、敲诈勒索企业等行为。在纠纷化解方面,建立小额商事纠纷快速处理通道,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在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方面,建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成都分中心,提升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应诉和维权能力。
企业发展更公平
加强搭平台给机会
《若干政策》聚焦更公平多机会,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让企业发展更公平。
在市场准入方面,探索“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为经营主体提供便利服务。实施招商引资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开展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专项行动。
在市场机会方面,加强搭平台给机会,持续开展重点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发挥成都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作用,开放城市场景资源,开展场景打磨、发布、对接等活动,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在真实环境中测试验证、迭代优化。
在交易环境方面,扩大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等信息发布范围,推进专用信用报告深度应用,不断扩大公共管理领域使用范围。
企业成本更可控
精准画像开展“园区秒贷”
《若干政策》聚焦降成本易转化,进一步优化要素环境,让企业成本更可控。
围绕土地和住房要素保障,创新工业用地保障方式,建立制造业企业“数据得地”评分体系,将土地资源向优质项目集聚。今年将盘活低效工业用地6500亩。
围绕优化创新成本,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将自建自用的中试平台对外提供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小批量试生产等服务,实现重点产业园区“一园一平台”。加强科创券对中试熟化、资源共享等创新服务的支持。
围绕“钱”这个源头活水,优化升级“蓉易贷”,依托天府金融风险监测大脑,推动拓展金融机构直连产品数量,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质效。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基于企业精准画像开展“园区秒贷”。推动完善“积分贷”“成果贷”“人才贷”“研发贷”等科技金融产品。支持科技型企业发行债券。开展“先投后股”试点。
企业开放发展更便利
推进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全程网办”
《若干政策》聚焦拓渠道增便利,进一步优化开放环境,让企业开放发展更便利。
跨境贸易方面,优化空港口岸进出境货物“7×24小时”通关服务。通过使用智能装备,提升入境航空器检疫效率。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等便利政策,提升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通关便利度。拓展亚蓉欧国际大通道,提质运行成都国际班列,推动中欧(中亚)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老班列等协同运行和有效衔接。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监管模式试点。推广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允许跨境电商出口货物以散货形式进入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
企业出海方面,实施“蓉品出海”市场拓展行动,提升对外投资合作服务水平。外商服务方面,探索外商投资企业登记“一件事一次办”,对信用风险低的外商投资企业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喆 刘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