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物流企业评估的20年,为中国物流业带来了什么?

时间:2025-10-22 14:47:46

         来源: 现代物流报

阅读:1

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71.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物流业总收入6.9万亿元,同比增长5%……今年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下称:中物联)A级物流企业评估工作开展的第20年,在20年的节点,我国物流业发展步伐稳健。

企业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4年11月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打造现代化物流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那么,中物联为何开展A级物流企业评估工作?该工作又如何顺应我国物流业发展大势,使企业在物流业中的支撑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了中物联副会长杨国栋。

图片

 

回应物流业发展的“世纪之问”

A级物流企业评估工作的诞生,源自“世纪之交”的一次发问。2000年前后,伴随我国对外交往不断深入,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经验技术也在交往中被引入国内,物流作为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然而,在当时我国企业界对“物流”这一概念的认识尚不清晰,“物流企业应该如何发展?”成为业界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当时对许多企业而言,传统货物运输、储存就是物流。企业发展没有方向,行业没有标准,企业间经营规则缺失,交易过程中对术语的解释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没有标准约束与引导的情况下,企业缺乏明确的发展和转型目标,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无法推进。基础性标准和评估体系的缺失,也使物流业支撑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难以发挥。“当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越来越多的机构、有识之士开始重视并研究这一业态,物流业标准化建设成为国家推进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杨国栋表示,2003年,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与推动下,中物联牵头组织团队多方调研,与行业内专家、企业深入交流沟通,开始对物流的概念定义、物流术语等进行规范并标准化,同期还牵头制定了《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GB/T19680-2005),该标准于2005年正式向社会发布。

在国家标准发布的背景下,中物联A级物流企业评估工作也随之展开。杨国栋指出,A级物流企业评估工作不仅是贯彻落实《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的行动之一,也是我国在物流行业范围内开展的唯一一项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工作,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此项工作为推动我国物流企业迈入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新阶段注入动力。

A级物流企业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国家对物流业的持续关注与支持。

2009年,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国发〔2009〕8号)从国家层面确立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对物流业发展目标与方向作出一系列规划,打响了物流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发令枪”。

杨国栋指出,《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从政府层面明确了“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也为后来制定系列产业政策、规划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我们开展企业评估,推动行业规范、多元化发展,突出物流行业“服务”这个核心理念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物流业的规范化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

物流企业迈向高端的“引领者”

A级物流企业评估何以成为物流行业最具权威性的企业资质评估?杨国栋表示,为保障评估工作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中物联依据《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从一开始就建立了完善的评估体系与工作流程。

在体系建设上,A级物流企业评估工作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将企业分为“运输型、仓储型和综合服务型”三个类型,确立了企业经营状况、资产情况、设备设施、人员素质、管理及服务、信息化水平6个考察方向,在聚焦物流业服务功能的同时,系统梳理企业在设施、管理与技术等环节的薄弱点,为物流企业规模化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提供标准支撑。

在评估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严格执行标准,依据相关第三方的有效材料,通过到企业经营现场,全方位的“听、看、问、查”全面了解掌握企业的真实状况,从而获得评估工作的判断依据。

一方面,要成为一家合格的物流企业,良好的经营状况和资产情况必不可少,装卸、搬运、包装等服务的场所与设备,以及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也不可或缺。

另一方面,要成为一家A级物流企业,在具备以上条件的基础上,企业还需对标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起覆盖业务、财务、安全等各方面的企业管理体系,顺应行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方向,评估工作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不仅“做好主业”,还能“引领行业”。

在贯彻《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推进A级企业评估工作的过程中,中物联非常重视与参评企业的交流沟通。通过评估交流,行业专家亲临,数据对照,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促进物流企业在业务推进、管理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自我改进完善,以更好适应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要求。

杨国栋指出,A级物流企业评估既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标尺”,也是引领物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航标”。在明确评定标准的前提下,企业能够改变以往漫无目的的发展状态,在发展过程中时刻以标准规范自身,科学制定发展规划,节约财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助力企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杨国栋表示,在开展评估工作20年中,我们见证了中国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我们看到了许多物流企业从小到大的历程,从单一节点向跨区域、全国业务延伸,也看到了许多“企业物流”转变为“物流企业”的成功案例。如今,代表行业最高水平的5A级物流企业有500余家,他们在国家的经济运行、民生保障等领域发挥着柱石般的作用。如行业所熟悉的日日顺、云南建投物流、安得智联、象屿物流、德邻陆港等一大批A级企业均在物流与供应链服务领域走在前列。

“我们在多年的工作中也惊喜地发现,企业在努力达成评估标准的同时,其规模、服务能力、抗风险能力都得到了增强,这不仅是对评估工作的肯定,也让我们看到了评估工作的价值,这将进一步增强物流企业追求卓越品质的信心,也对中国物流大市场蕴含的无尽潜力充满期待。”

与行业深度转型“同频共振”

从2005至2025年的20年间,我国物流市场实现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从2005年的48.1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60.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10.6%。长期来看,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率总体高于GDP增长率,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发展。

在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同时,A级物流企业规模也持续增长。截至今年10月,中物联已完成40批共计11287家A级物流企业的评估,20年的耕耘,换来了中国物流企业的“万亩苍翠”。

20年来,A级物流企业评估在我国物流业发展历程中烙下深刻的印记。杨国栋指出,A级物流企业评估工作的成果不仅是各级政府制定和落实物流业发展扶持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也逐步成为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吸引国际企业深度参与国内物流市场的关键动力源。

同时,A级物流企业作为行业优质企业的代表,也成为各地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抓手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寻求物流合作的重要伙伴。

从2010年前后每年评出100~200家A级物流企业,到如今每年评出500家以上A级物流企业,获评A级物流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反映出我国物流业对产业间协同以及经济支撑作用增强,标准化、规范化进程加速的趋势。

当前,产业升级对物流业提出新需求,随着物流金融、冷链物流、网络货运、供应链服务、低碳绿色、数字化等业态及技术的涌现,我国物流市场也经历着深刻的转型。

对此,中物联在企业资质评估方面也顺应行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趋势,推出“担保存货管理及质押监管企业评估”“星级冷链物流企业评估”“供应链服务企业评估”“网络货运平台A级企业评估”“绿色物流企业评估”“企业星级数字化仓库评估”6大评估体系,在A级企业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对原有评价体系进行补充延伸,从更多维度展现我国物流企业的先进发展经验,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如今,中物联培育起一支强大的A级物流企业评估团队,形成了稳定、规范的评估运行机制。伴随物流行业生态的持续优化,评估标准与行业发展导向深度契合,更多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的优质企业被纳入评估范畴。”

站在20周年的发展节点,中物联A级物流企业评估工作也将继续与行业转型发展“同频共振”。杨国栋强调,无论是推进物流枢纽建设,还是以供应链赋能产业集群,领军企业“穿针引线”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要持续做好物流企业的贯标评估,更好发挥企业“行业中坚力量”的作用,将始终是中物联工作的重点。

“未来,中物联物流企业评估工作将进一步聚焦国民经济需求和物流业发展趋势,将复合型人才培养、绿色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能力建设、国际化布局等作为评估工作的重点领域,引导企业向智慧化、绿色化、国际化前进,持续发挥物流行业的筋络作用,助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杨国栋说。

(本报记者马敬泽)

来源:现代物流报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公开网络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Baidu
map